——为了促进同行之间深入而且广泛的学术交流,相互切磋,取长补短,除继续举办大型的学术研讨会之外,经常组织同行之间就某一专题或某一论著开展理论观点上的开诚布公的坦率的讨论和评论,直接交锋,冷静研讨,明辨是非,弘扬真理,将逐渐成为广大研究者们的共同的需求。
——为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构建和培植良好的学术环境,以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和研究成果的质量,广大的研究工作者将根据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研究的特殊要求,进一步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力克可能在某个时候出现的诸如飘忽、急躁、虚浮以及相互借鉴中的抄袭之类现象,创建沉稳、敦厚、求真、求实的学风。这种学风的建立,将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实际意义。
以上所举,系属荦荦大端,管见所及,无甚高论,更不足以统括全面;所谓“以蠡测海”,只不过提供一些参考而已!举凡疏漏和不当之处,统然读者教正!
【注释】 ※ 本文系在我于1995年10月为北京大学研究生院课题组所作题为《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研究概观》的讲演纲要的基础上,请博士研究生黄震代作初步整理后再由我自己的斟酌损益,重新组织,并补充一些新的资料后改写而成。随即曾发表于中国法律史学会主办的《法律史论集》1999年,第1卷。
(1)明清时的一些学者如王樵、吴坛、薛允升、沈家本等在他们的论著中均持律学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说。当代吴建璠、高恒诸君对此也曾有所论到。
(2)以上分见《晋书·
刑法志》和《后汉书·郭陈列传》第三十六。
(3)以上均见《晋书·
刑法志》。
(4)参阅吴建璠《清代律学及其终结》(1990年陕西人民出版社版《中国法律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5)见钱剑夫《中国封建社会只有律家、律学、律治而无法家、法学、法治》(1979年《学术研究》杂志第二期)。
(6)《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等奏进呈刑律分则草案折》,见中华书局版《历代
刑法考》。
(7)见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刊于1916年2月15日《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
(8)本段所引均见沈家本《法学盛衰说》一文。该文刊于中华书局1985年第1版的《历代
刑法考》一书第四册第2141页。
(9)《老子》第25章,见中华书局出版《诸子集成》第3册,第14页。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册第68页即系引此一语以为“《道德经》一书最推崇自然法”的依据。
(10)引见梁启超《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该文发表于1905年《新民丛报》第4卷第5、6两期,后收入中华书局版《饮冰室合集》第5册。
(11)引见曾宪义、范忠信编著的《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通览》。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7月版的精装本第32页。
(12)见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9册第11、12页。
(13)杨鸿烈,1903年生。早年毕业于国立师范大学外文系,继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研究历史,后留学日本,获东京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国公学、云南大学、河南大学及香港大学教席。解放后任广东文史馆馆员,1977年逝世。
(14)见1936年11月商务版杨鸿烈著《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一章“导言”。
(15)见同上。
(16)该书于1930年由商务印书馆初版。此后曾有再版发行。
(17)该书于193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8)该书于193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近有新版发行。
(19)该书原由商务印书馆于1947年出版。解放后由中华书局于1981年12月重印出版。
(20)该三文分别发表于《中国法学杂志》1936年第1卷第3期和1937年第1卷第7、8两期。
(21)见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导论》。
(22)见北京大学出版部1948年出版之《国立北京大学五十周年纪念文集》之文学院第4种。
(23)世界书局,1943年出版。
(24)独立出版社,1940年出版。
(25)中华书局,1936年出版。
(26)台湾“司法行政部”,1958年出版。
(27)刊于1942年3月《思想与时代》第8期。
(28)刊于1943年11月《新政治》第7卷第2期。
(29)刊于1945—1946年的《新文化》第1卷第3—9期。
(30)刊于1947年7月《中华法学杂志》第6卷第4期。
(31)刊于1947年11月《法学月刊》第5期。
(32)前者由正中书局1942年出版;后者由河北省第一监狱于1947年印行。
(33)见李大钊著《史学要论》,1924年出版。
(34)该书于1954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35)梁启超著《历史研究法》,见前注。
(36)见陶希圣著《中国政治思想史·绪言》。
(37)以上所引均见中加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法律史论丛》第一辑中有关文论。
(38)这些教材的出版机构和出版时间,分见曾宪义、范忠信编《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通览》、耘耕编《孔子法律思想研究八十年》及过去中国法律史学会所编各期《法律史通讯》。
(39)见张国华、饶鑫贤主编的《中国法律思想史纲》上册所刊该书的出版“说明”。
(40)本书系法律出版社1983年1月出版的由法学教材编辑部所编《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
(41)本书系西南政治学院法制史教研室1985年7月自印的署名耘耕所编《中国政治法律思想教学参考书》第一辑。
(42)这次会议的进行情况和提交会议的论文内容,详见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出版的《中国法律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43)本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刘海年、杨一凡主编,1995年科学出版社出版。
(44)本书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的《中国学术名著提要》的一个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