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村研究的中观理论
构成对走马观花式调查和大理论式研究以补充的,是更为具体深入的调查和中观层次的研究。具体深入调查的好处,是可以将问题放置在具体的过程与事件中来予理解,因为具体过程事件的背景容易调查清楚。背景清楚,而具有完整理解的可能性。对每一具体问题的完整理解,就可以增添一些学术积累,形成一些中观层次的可以被其他学者所共享的实实在在的问题与理论。大量的中观层次问题的讨论,终于可以对那些一直处在哲学式讨论层面的大理论以冲击,形成对现实及其原因的真理解和真知识,也就为比较可靠的对策研究提供框架。这或许正是学者的职责。
中观理论的关键不仅在于从调查中发现问题,而且在于理解问题时,真正将问题置于调查的具体场景中展开,调查不仅成为提出问题的必要环节,也成为理解问题的必要环节。正是置于完整而具体的事件之中,才有了将问题予以解决的从哲学式思考或外来理论中所无法发现的灵感,研究也才有了进一步深入的希望。
因此,我这里所说的中观理论,也就是以问题为导向且在问题中展开思考的理论,这种理论的特点是坚持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结构中进行具体的思考,而不是以似是而非的哲学式思考来予替代。问题导向的中观理论的好处,是可以保持要讨论问题本身的中心性,防止被既有的理论体系替代了对问题本身的关怀与思考。在中国农村十分庞大,且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悠久的情况下,如何建构中国本土化的问题导向的中观理论,就显得特别重要。
以《黄河边的中国》重点讨论的农民合作能力为例,作者发现太多农民"不善合"的例子,他因此感到解决农民合作能力的问题,应是将来农村能否发展甚至中国能否现代化的关键问题。这一点显然看得很准。事实上,正如作者所言,人类自古以来,合作能力及合作方式就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人民公社制度也是毛泽东在中国农村推行的一种合作制度。但是,若走马观花地调查,可以发现农民合作能力缺乏这一事实,却难以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作者对农民合作能力的理解,大量来自小农理论和宗族理论,但农民的合作能力和合作方式总是具体的,表现在具体的事件上面。缺乏了具体的背景和事件,抽象地谈农民的合作能力,就是一种哲学式的思考,恰恰哲学式的思考不足以理解当前中国非均衡的复杂的农村现实。以《黄河边的中国》所提供的宗族意识为例,在一些地方的农村,宗族势力还是很大的,在另一些地方,甚至宗族意识也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以农民的市场意识为例,温州农民与河南农民该有多么大的不同。我们现在不能将农民看做是一统的理论上的小农,而要看到传统本身的遗留、革命冲击和市场经济的渗入的不同的影响。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