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黄河边的中国》似乎特别关注作为社会事实本身的"社会情绪",而不很关心造成"社会情绪"的具体事实是什么。社会情绪表现在谈话者激烈的语言里,表现在饭桌上的民谣上,也表现在诸如"毛泽东显灵"所引起的广泛影响中。《黄河边的中国》先后出现10次以上对"社会情绪"的讨论。作者显然是希望通过对社会情绪的观察,来把握当前中国农村的现状和中国农民的心态,而对造成这些社会情绪的具体原因则不关心,也关心不了。
将"社会情绪"作为一种社会事实来观察,与观察造成"社会情绪"的具体原因,是两种很不同的观察农村的视角。前者关注的焦点是"社会情绪"可能造成的后果,"社会情绪"本身已是事实,是观察的起点,这种观察指向农村以外,构成更大范围观察的一个部分;后者关注的焦点是什么造成了如此的"社会情绪","社会情绪"是观察的终点,这种观察指向构成"社会情绪"的内在理由,是在农村具体背景下的一种讨论。
第二、《黄河边的中国》特别关注历史。四个月的农村调查,涉及到历史的讨论竟超过20处。这些历史的讨论,大都是游历史遗址引出来的,包括游包公祠、参观焦裕禄陵园、访袁世凯墓,参观岳飞故里,阅读县志和参观会馆、关帝庙等,所有这些都构成了作者理解当前农村问题的材料,引起作者对农民合作能力,如由关帝的忠义到晋商的商业伦理到农民的合作能力的讨论和联想[167-168页,231-234页];地方政治制度改革,如由包公到孔繁森到民主政治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命运再到"没有能力代表自己"的广大村民只能企盼包青天一类政治家来"替民作主",再到利用社会关系网的"礼尚往来"来"通关节",由此造成"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弊病的讨论[237-238页]。
"读史使人明智"。通过对历史的观察,有助于理解当前困扰人们的那些农村问题的实质。曹锦清写道:
为了理解,调查者的思维必须’撤离’调查现场。一是逆流而上,进入历史,在一个历史长时段中去审度经验事实,在表面的观念与制度变化中发现其稳定的因素。二是自下而上,形成理论分析框架,对各类经验事实进行整体分析"[246页]。
抽象地看,这话是不错的,不过,具体在《黄河边的中国》中,因为对历史的过份偏爱,历史不仅提供了理解农村的启示,而且在很多时候是提供了解决农村问题的答案。往往是在每个调查的片断中,作者即引历史作为答案终结了讨论,这就大大妨碍了作者从完整的农村调查本身来获取答案的能力,农村调查成为研究的边缘,成为作者对中国历史思考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历史成为作者对农村整体思考的一个部分。换句话说,作者是从历史来看农村现实,而不是从农村现实来看历史资料,历史资料过快地为农村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农村研究本身的整体性消失了。农村调查与经验成为历史的碎片。这就化解了农村实证研究的价值。
第三、《黄河边的中国》也十分关注哲学层面的思考。比如书中不下10处谈到中国农民善分不善合的特点,并为中国农村不善于合作而气馁。作者一再在谈到农民特别是农民的合作能力时,引用马克思关于小农的理解,认为: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