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论与中观理论
贺雪峰
【全文】
大理论与中观理论
——评《黄河边的中国》的方法
读《黄河边的中国》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折磨。曹锦清先生生动形象又不无激情的文字,让人读后有痛快淋漓之感。受到的折磨则是黄河边农民当前的困境和作者不时表现出来的对中国农村向何处去的迷茫。相信每个关心中国的人,近年都会受到这种折磨,因为媒体上到处是关于农民负担过重的让人不安的消息。笔者近年从事农村调查,心中一直积满抑闷,对曹锦清先生的文字也就有更加切身的感受。
《黄河边的中国》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关于黄河边的中国农民生活现状的画卷,而且试图为我们提供一个看农村的视角,即"从下向上看"和"从内向外看"的视角。他说:
"从内向外看"与"从下往上看",就是站在社会生活本身看在"官语"和"译语"指导下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前言]
他认为,当前社会调查中:
一切预设的理论框架差不多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译语"。有了它很可能套裁"事实",从而歪曲真相;没有它,我们甚至无法发现"社会事实"。为了解决社会调查过程中必然遇到的这个"两难问题",我所采取的方法是:暂时把预设的理论框架"悬置"起来。所谓"悬置",既非"抛弃",又非用以套裁社会事实,而是让一切可供借用、参考的理论、概念处于"待命"状态,调查者本人则时时处于一种"无知"与"好奇"状态,直观社会生活本身。……只有"无知"、"陌生"而引起的"好奇",才能让开放的心灵去直接感受来自生活本身的声音,然后去寻找各种表达的概念。调查过程,其实是"理论"与"经验"两个层面往返交流,相互修正、补充的过程。[前言]
正是在如何进行农村调查和关于农村研究的方法上,笔者认为《黄河边的中国》做得不够,以下对此作一讨论。
一、《黄河边的中国》的两个特征
《黄河边的中国》在方法上的明显特征有二:一是走马观花式的调查,共4个月时间,走遍河南"十数县,廿来个乡镇,数十个行政村"。这样大规模的调查,也只能是走马观花了;二是思考大理论,这种思考往往与历史或某些基本的理论资源如小农理论联系在一起。在《黄河边的中国》为期4个月的调查中,曹锦清先生是一直处于巨大的震动之中的,他深受震动的现实有二,一是农民组织能力之弱和农民思维方式之传统,二是农民负担之重、地方干部行为之恶劣和农村干群关系之紧张。这正是他贯穿全书思考农民合作能力与地方政治改革的原因。
《黄河边的中国》大理论的思考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