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 本文仅仅是在匆匆读完《形而上学的国家论》后的一篇读后感或者说是读书笔记,在读书时附带参阅了该书主要批判之对象《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一书中相关内容。可以说,这两本书都是关于形而上学国家理论的精粹读本,尽管文字不多,但其中内容博大精深,非小可匆匆数日所能悟透,但该学说将从哲学、理性角度去看国家,的确心向往之,虽可能会是入歧途,但对于国家之研究,惟有尽心唯理方能顿悟些许。初涉形而上学国家理论,面对国家,心凄凄而有所畏惧,自以为在该说宣扬的国家下,个人如陷深渊,个性之光被国家那神圣地光环所笼罩而难有所济世,心下对此“国家”颇具痛恨且反感,故草草写下一些粗略、颇具草率的感想。针对形而上学的国家论,本文更倾向于作为其反对者来学习、看待如此理论,但这并不是成熟的想法,或许还有“管中窥豹”之嫌,也许当我读书渐厚、知识渐丰时,我可能会重新审视我的立场,而为之呐喊。 【2】 伊普尔在比利时西部,索姆河在法国北部,均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场。参见:【英】L.T.霍布豪斯 著《形而上学的国家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32页。 【3】 形而上学是西方古典哲学的主流,它是早在古希腊哲学、特别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确立的一门以超越感性事物的、比感性事物更实在更有价值的东西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述,形而上学(即他所谓的“第一哲学”)的对象是“作为存在的存在”(“作为有的有”)或存在本身,其核心就是实体的存在。在形而上学家看来,形而上学的对象既是最高的认识对象,又是最终的价值对象。作为最高的认识对象,它是至真的对象,把握它便可以获得绝对知识;作为最终的价值对象,它是至善的对象,把握它便可以具有最圆满的道德。 【4】 其中idealism据译者注,虽译为“理想主义”,但不同于人们通常所讲的“理想主义”,而是一种“哲学的理想主义”,实际上就是一种唯心主义。参见:【英】L.T.霍布豪斯 著《形而上学的国家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1~12页。 【5】 参见:【英】L.T.霍布豪斯 著《形而上学的国家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7~19页。 【6】 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7~9页。 【7】 参见:【英】鲍桑葵著《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90页。 【8】 参见:【英】鲍桑葵著《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91页。【英】L.T.霍布豪斯 著《形而上学的国家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6、69、70页。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