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过失”在侵权行为法中的三重角色

《十二表法》第八表第10,24条;又见曲可伸《罗马法原理》第356-357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王利明,杨立新编著《侵权行为法》第30页,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由嵘主编《外国法制史》第26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高德利《法国民法典的奥秘》,张晓军译,见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5卷,第553-594页,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张宏生,谷春德《西方法律思想史》第4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王哲《西方政治法律学说史》第49页;由嵘主编《外国法制史》第6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贺卫方等译 第58页,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3年版。
   

   
I de Set Uxv. W de S.Y.B. Lib. Ass. F99pl60.
   

   
我国民法学者和法律史学者有时翻译为“直接的侵权行为”和“间接的侵权行为”,“有名侵害诉讼”和“无名侵害诉讼”等,参见上引杨立新书第121页,由嵘,胡大展主编《外国法制史》第117-11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Donoghue v. Stevenson A. C. 562House of Lords 另外,这个案例在英国,还被认为是英国“产品责任法”和“危险物严格责任”的源头。
   

   
Brown v. Kendall60Mass. (6 Cush)292(1850).
   

   
同上注。
   

   
同上引Dan B. Dobbs书,第579页。
   

   
按照国内学者的一般分析,现代严格责任的产生才是与产业革命后的工业社会多灾难联系在一起的。但是,我们同时要看到,工业革命同样导致了过错责任的确立。中肯的看法是,两种原则并行不悖,各有各的适用领域。从历史上看,布朗诉肯戴尔案发生于1850年,而代表现代严格责任产生的Fletcher v. Rylands案发生于1866年。
   

   
Grogory,Trespass to Negligence to Absolute Liability37 Va. L. Rev. 368 (1951).
   

   
同上引Dan B. Dobbs书,第580页。
   

   
Candler v. Crane Christmas & Co. (1951)2 K.B. 164; (1951) 1 All E.R. 426
   

   
上引J. G. M .Tyas书,第56-57页。
   

   
上引Prosser书,第143页。
   

   
同上注36。
   

   
Glasgow Corporation v. Muir (1943) A.C. 448; (1943) 2 All E. R. 44
   

   
Butler v. Acme Markets, Inc. 177 N.J. Super.279,426 A.2D 521 (1981)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