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追求理论的力量

  其次,尽管现代社会学科分工是促进知识深化的必要条件,但分工并不是目的,知识的分工是为了知识的交换和整合,因此这种整合也会促进学科的发展。我们都知道市场的优点就在于知识的交换和交流,因此,各个学科之间如果没有交换,没有交流,其它学科的相关发现就无法为我所用,进而会制约学科的发展。由于学科的划分,由于人的能力和精力有限,不可能人人都是通才,因此许多可能对其它学科有启发的发现就无法发挥其潜在的巨大效能,有必要进行知识的整合。这种知识的理论整合,正是一种知识和信息交流和交换的过程,它为知识产业化创造了条件。它使得某一点上发现的知识(地方的)可能具有普遍的意义;使得各学科的“本土资源”有可能成为世界性消费的产品。由此带来的社会效益将裨益整个人类。
  第三,这种整合,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统一知识产品市场标准的过程,是一个降低知识市场交易费用的过程。各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在自己的发展中都已或会形成了对自己本学科至关重要的一些术语、概念和命题;当这些术语、概念和命题标准化了本学科的知识产品时,往往会对其他学科的知识事实构成一种排斥和拒绝。因此,当各个学科都坚持自己的术语、概念、命题时,至少有时,则意味着进入知识市场上的某些同类产品规格不一致。没有标准化,不仅形成了各种自然垄断,阻碍了知识的有效使用,而且也限制了知识市场规模的扩展。必须注意,正是由于我们现在有时显得过于刻板的学科分界,往往使得各学科的人往往可以借助本学科的概念、术语、命题“打仗”。有时看起来不亦乐乎,其实大家说的是一回事,知识没有进步,只是名词概念数量增加了,由此造就了一批学人和他们的利益。而理论整合则有可能逐步形成一些统一的理论框架、概念、术语和基本命题,从而便于交流,便于理解,便于人们接受和使用,降低了人们跨学科研究的难度和费用,扩大了人们可以购买的知识产品的市场,增加了人们的自由选项。
  第四,理论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可以最简洁的方式用因果关系勾连起不同现象,并由于这种联系而可能最大量地解释和预测现象的一般性。如果一种“理论”只能解说一种具体的形象,那它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理论,而只是一种“个人的知识”;如果一种理论只能解说少量的现象,那么这种理论的用途就很有限,就是一种“地方性知识”。最强有力的理论必须是以最简单的概念和命题来解说、预测最广泛的现象,因此可以有效地为人们用来控制和改造世界。这种要求当然不是什么先验的真理,而是与人的有限理性和有限生命相联系的,人为了最大可能发挥其解说力、预测力、控制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总是希望发现和获得相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在这个意义上看,理论是一种减少人们的交易费用从而获得最大收益的工具,而不是“真理”。事实上,理论追求的并不是对世界的“真实反映”,理论追求的是解说力和预测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人的能力的扩大。也因此,我们相信一个理论并不是因为这个理论为“真”,而仅仅是这个理论是有用的。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理论的真假的说法是一种无害的语言误用。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