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我国指定管辖制度质疑及修正

  本文将围绕这二个问题进行讨论。
  二、我国指定管辖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指定管辖制度在法律上的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第37条:“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民诉法第36条规定:“......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规定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根据上述规定,发生指定管辖的原因有三种:
  1.对案件有管辖权的法院因特殊原因而无法行使管辖权。
  2.两个同级人民法院对案件发生争议,且协商不成。在此情形下,首先由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相互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则报请他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3.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不属于本案管辖的,不得再自行移送,只能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由此可以得出,所谓指定管辖,是指上级人民法院在法律规定的情形下,对某个具体的案件,指定某个下级人民法院予以管辖。[1](P82)法律上设立指定管辖制度,目的在于防止法院之间相互推诿或者相互争夺对案件管辖权的行使,保证案件得到及时的审理,以有效地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现以德国、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指定管辖制度的立法为例,与我国指定管辖制度进行比较,以发现我国指定管辖制度存在的问题。
  德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36条[法院指定管辖]:
  “(1)在下列情况中,由直接上级法院指定管辖:
  1.本来有管辖权的法院在个别情况下,因法律上或事实上的障碍,法官不能行使职务;
  2.由于各个法院管辖区域的境界关系,以致管辖该诉讼的法院不明确;
  3.数人在各个法院有普通审判籍,作为有普通审判籍的共同诉讼人而被诉,但就该诉讼并无特别的审判籍;
  4.根据不动产的审判籍提起诉讼,而不动产散在数个法院辖区之内;
  5.数法院就一个诉讼,通过确定裁判,均宣告其有管辖权;
  6.数法院虽已通过确定裁判宣告无管辖权,而其中一法院就该诉讼有管辖权。
  (2)直接上级共同法院为联邦最高法院时,由最先受理该案件的法院所在地区的州高等法院指定管辖法院。
  (3)州高等法院在指定管辖法院时,在法律问题上与另一州高等法院或联邦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有分歧时,应将该案件于附加理由说明其法律见解后提交联邦最高法院.在此情形,由联邦最高法院裁决之。”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