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在日本的第三次司法改革中,它的改革领导机构“司法改革审议会”排除了现任法官和检察官的参加,就是鉴于在此之前的两次司法改革中,由于法官和检察官的加入使其始终未见显著效果。
2 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1页。
3 邱联恭:《程序保障论之新开展》,载中国台湾《月旦法学杂志》1996年第19期,第6页。
4 转引自易延友:《沉默的自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6页。
5 在本体论上,“主体”指的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物质,即世界本原和基础;而自认识论的角度,指的是与客体相对应的认知者;在历史观中,“主体”则是指推动和构成社会发展的人。相应地,“主体性”则指的是占据主导地位、起着决定和支配作用的状态和属性,是主体所特有的性质和特征,“主体具有意识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意识、思维是主体的机能和最重要的特征。”(《辞海》第3143页)在本文中,我们是在认识论和历史观上使用“主体”和“主体性” 范畴的。
6 借用基督教思想家马克斯·舍勒(1874-1928)之著作《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书名。其核心思想内容参见其著作《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李伯杰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7-82页。
7 陈刚:《西方精神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57页。
8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转引自陈兴良:《
刑法的启蒙》,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27页。
9朱正高,《康德的自然法学》中有关康德天赋的权利之论述,载郑永流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8页。
10实际上,康德的思想是发展的,到了后期他认为人为目的是先验的,不需论证的公理。继康德之后,费希特在对康德的二元论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将人的自由和主体性地位建立在了主客体同一的基础上,将“绝对自我”作为最高出发点,进一步弘扬人的自我意识,可参见曹义孙在《费希特〈以知识学为原则的自然法权基础〉述评》中的论述,载郑永流《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6、307页。黑格尔与马克思对主体性亦有进一步论证,在此,不再赘言。
1转引自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閻克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
12 柏林实际上是批评积极自由的,认为它会导致专利。但正如史蒂文·卢克斯指出的:“这种可怕的转变在逻辑上并不可信,而且实质上与个人自主观念无关。因为所有观念都可能为邪恶势力所利用”(见其著作《个人主 义》,閻克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2页)。
3 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閻克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2、53页相关论述。
4 可参见艾四林:《哈贝马斯》,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2—103、163—165页。
5可见谢鸿飞相关介绍,《现代民法中的“人”》,载《北大法律评论》第3卷,第2辑,第149、151页。
6 陈小文:《诱惑与迷惑》,载《读书》2001年,第9期,第24页。
17 马克思在谈到民主政体时,就人与法律的关系分析到:“在民主制中,不是人为法律而存在,而是法律为人而存在;在这里人的存在就是法律,而在国家制度的其它形式中,人却是法律规定的存在。民主制的基本特点就是这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79页。)
18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45页。
19樊崇义编 :《刑事诉讼法学》99年修订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3页。
20 艾伦·德肖薇茨:《最好的辩护》,唐交东译,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259页。
21程杞国:《从管理到治理:观念、逻辑、方法》,《新华文摘》,2001年第12期,第7页。
22 见日本“司法改革审议会”《中间报告》。转引自张卫平:《事实探知:绝对化倾向及其消解》,载《法学研究》,2001年版,第23卷,第4期。
23见日本“司法改革审议会”2000年6月12日提交的最终报告《司法改革审议会意见书》。
24 小岛武司:《诉讼制度的改革与法理实证》,汪祖兴译,法律出版社2001版,第156页。
25罗斯科·庞德:《普通法的精神》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55页。另外,中国国内学者已有相似观点,刘荣军不久前曾在分析了1996年沃尔夫勋爵提交的《接近正义》报告后指出:“不仅律师领域要倡导法律服务,即使在法院,也需如此。因此,应该在改革审判方式的同时,多为当事人提出各种便利,使当事人更好地利用法院,更信任法院。” (见刘荣军:《程序保障的理论视角》,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