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如果有人对你说,读了某部祖传秘方,你便能很快出类拔翠,便能出口成章,便笔如有神,请别信之。本书同样无此神功,我只能向读者朋友提供一些难得的实用资料,披露作者执业16年的一点心得、体会罢了。提高写作水平,固然无需克意卧薪尝胆那样的励精图治的努力,但确实需要付出时间、汗水及大量脑细胞新陈代谢的代价。虽不敢保证选入本书的每篇文论都是上乘之作,吾也从不敢自诩我的文章已达炉火纯青之境,不过我确实在办理每一个案件时,都尽心尽力且都是象写论文那样下功夫,因此若认真研读本书相信在法律文书的写作方面多少会有所收获。
我并非天生当律师的料子。首先,我并不聪明,连续考了四次,而且还得益于我的运动员身份和8岁那年结识的吉林大学刘明成教授的推荐,才得以全校最低分进入吉林大学。我也缺急智,法庭上并不总是能临阵不慌,侃侃而谈,迄今要写出一篇象点样的文章,还得花上几天功夫。其次吾不善于社交,且因我酷爱读书,确实没有闲瑕,自然案源大受影响。再次我貌不惊人,既没有电视、电影中那些大律师的风流倜傥之貌,亦没有气宇轩昂的男子汉的风度,1.67米的个子,怎么也伟岸不起来,鼻梁上的眼镜,使我多少象个书生,因而缺乏沙场斗士的雄风;第四,我做人、办案过于认真、诚实。古今中外文学中对律师的评价均不是很高,称律师为“鲨鱼”者有之、调侃律师为“钱袋子”者有之、责律师为“自私鬼”者有之、戏律师为“变色龙”者亦有之,但确很少有赞扬律师为“诚实的人”的。第五,我实际上属“书痴”。连续几十小时读书不觉臀部酸痛,读常人觉得乏味的哲学著作津津有味,而且浮想连篇,书读至忘情、忘我之境竟创下了连续三天三夜不吃不睡的记录!鉴此自身实际情况,我曾先后三次请调大学去当教书匠。尽管如此,我还是十分认真地办理了许多既没有效益,又相当复杂的,没人愿意办的众多各类案件,而且工作起来就不要命,也不管法官是否愿意看,撰写了一篇篇自我感觉不错的代理词、辩护词。不知不觉地过了16年,突然发现自已还真是块当律师的好料子。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命运与我的律师生涯一样坎坷曲折。1995年1月中国经贸大学出版社首先对本书表现了极大兴趣,经四个月审稿后,最终以“因本书选入案例全是真实案例,恐日后引起不必要的法律纠纷”为由作罢。1996年12月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再次向本书抛出绣球,并于审稿三个月后正式确认于1997年10出版本书,并提出将本书改名为《外贸法律文书选》但该社却于同年10月因怕销路不畅而轻松带愉快地撕毁出版合约!1999年远东出版社拟出版本书,但最终因对销售产生疑虑再次毁约。本书最终得以与广大读者见面我得感谢北大法律信息网。没有此种可贵的支持,本书很可能还得长眠不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