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早期对农村的国家化改造——看影片《毛泽东在一九二五》
毕竞悦
【全文】
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之际,影片《毛泽东在一九二五》在国内上映.该片描写了,一九二五年毛泽东在韶山冲建立党组织的过程。本文便是以这个电影为研究文本。在国内,这类电影属于正史类,一般较少戏说的成分,其所反映的精神实质与主流的意识形态相一致。近年来国内对毛泽东的评价益发客观,所以本文的研究也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的客观。
时值一九二五年,虽然封建王朝已被推翻,然而封建因素还远未退出农村。通过鲁迅的一些文学作品我们就可看到,封建因素在农村根深蒂固地生长着。确切地讲,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农业社会,农业自然经济在经济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与农业经济相适应的是家族的统治。
作为政治实体的国家,意味着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分化。国家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互相渗透、互相制约的互动关系。然而封闭的自然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着国家对社会的渗透,虽然当时国家的公共权力以暴力为主,但公共权力的作用范围却极为有限。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家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国家法之外,民间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如瞿同祖先生在《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所说:“在法律和社会都承认家长或族长这种权力的时代,家族实被认为政治,法律之基本单位,以家长或族长为每一单位之主权,而对国家负责.”从影片中可以看到,族长对族众的统治。
然而现代国家意味着血缘的破除,现代经济需要封闭的打破,现代社会需要非暴力的公权力的介入。而当时的中国不仅面临着国家繁荣的任务,还面临着国家独立的任务。对于这个任务的实现,毛泽东意识到,中国没有民主传统、没有议会政治,只有走暴力革命的道路。这实际上是一种由下而上的运动,而与以前的农民运动不同,其目标是要建立现代国家,因此必须破除家族的统治。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并非正统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合法政党,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试图通过农民运动使共产党在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中获得一种合法理性的存在。毛泽东在一九二五年借回湖南养病之机开始了他的活动。
毛泽东认为最重要的任务是在农村建立起党支部,这种政党的形态已经具有了国家的意义,意味着政党对农村的国家化改造。建立党支部最大的阻力便是族长和家族势力的存在,毛泽东把族长做为主要的斗争对象。当时的族长仍具有很高的权威,并且与地方实力派相结合,这种斗争主要是一场攻心为上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