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三个月后的今天,我能在这份日思夜盼近两年的出版合同上签字,完全要感谢和归功于我的同事:宝锋。是他,悄悄的捡起这个摊子,是他,坐着公交车奔跑出版社,是他,小心翼翼的平衡各方关系,是他,仔仔细细的磋商细节。直到前天,他把一份完整的合同放在我的手里说:周四,签合同。
梦就这样成真了,一切就这样实现了。签完字回来的路上,宝锋说我签字的时候手在发抖,——怎么会不发抖呢?命运弄人如此,我只是无话可说。
现在的《北大法律周刊》辗转已近100期,积累了上百万字的文稿,多届编辑的经验磨合下来,我们已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向读者推出我们“精华读本”。如今,我把这套系列书定位为“介于纯学术性法学刊物与大众法制读物之间的针对学生、法学研究者和其他法律从业人士的中上层次的法学读物。集法律知识、法学理论和法的智慧于一体,不失网络特有的自由、开放、互动和活泼之风格。” 由于我们这套书面对的除了学生和学者,还包括很大一部分律师、法官和其他法律实务工作者,所以在选文的时候,将会略微倾向于实践性较强的科目,也会选择一些趣味性较强的随笔文章,这些文章的理论不深但文笔优美、有观点,同时,用具有一定理论深的好文章加以平衡。《北大法律周刊》在网上提出的目标和口号一直是“学习的平台”、“交流的空间”,保持着宽容、和平、活泼的氛围,所以,当它变成书的时候,我们也无意成为思想的栏围、学派的卫道或是权威的服臣,我们依然会怀着海纳百川的胸襟,以向读者推荐好文章、新思想和独到观点为目的,尽量做到不戴“有色眼镜”的进行编辑工作。
回想1999年9月初的一天,当我小心翼翼的敲开法学楼5215的门,找到强世功老师面试应聘编辑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只会睁大眼睛东张西望呵呵傻笑的女孩子,而我接手的《周刊》也只是一个刚刚出世的婴儿,一切都是“天地初开”的晨曦和露水。然而,不过两年的心路历程、大悲大喜,足以让我走向成熟稳健,“我的”又是“我们的”《周刊》也一天天壮大、丰富、多元化起来,如今终于走上出版之路……这一路的风雨,《周刊》、网站、编辑、同事、朋友和我。岁月经历了多少的更替?世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心性经历了如何的磨砺?一切的冷暖,也不过存留一份记忆罢了,——甚至连记忆都会被忘却。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人总要面对不可知的未来,《周刊》也要走入它从未涉足的出版领域,尝试一个新的开始和挑战。
要感谢的人太多了!首先要感谢所有曾经为《北大法律周刊》为北大法律信息网工作过的人们,你们曾为这里奉献过思想、辛劳和情感;其次要感谢吴志攀、朱苏力、贺卫方三位老师为此书作序,尤其是吴老师,从《周刊》诞生开始就长期给与我源源不断的支持、鼓励和指点;再就要感谢所有向《周刊》和网站供稿的作者们,没有你们,就不会有我们;最后要感谢我们所有的订户、用户和建议者、关注者们,因为你们是我们的起点和归宿。
另外,我个人要特别感谢《北大法律评论》的现任主编陈绪刚师兄和《北大法律人》的主编焦娇师妹,他们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Friend in need is friend indeed. 温情暖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