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破碎的世界
卢晓光
【全文】
面对破碎的世界
——由波斯纳《法理学问题》中有关哈贝马斯的论述引发的思考
卢晓光
在现代社会中最大的问题可能是人们生活世界的破碎,在人与人之间没有绝对共通的伦理价值,个人有个人的一套价值话语,这影响了个人对生活事实的判断,使人们虽然生活于同一时空,却恍若隔世,形同陌路。如果说在单个人之间这还不是太明显(至少在中国),那么在较大的群体之间,这种生活世界的破碎之感将非常明显,不管它是以利益之争还是以意识形态之争或其他之争表现出来。从全球范围看,苏东瓦解甫始,福山就太早地唱出了“历史终结”的欢乐颂,断言自由民主的社会价值从此“统治”世界,世界也从此天下太平。可是构成反讽地是世界上的“乱子”更多了,不同的地区提出了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诉求,这严重的冲击着西方世界自复兴与改宗以来建立起来的核心价值观念(而同时构成反讽的是其中的部分诉求正是从这些核心价值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从一国范围看,这种价值观的差异也可能是惊人的,尤其是在已经开放和正在走向开放的国家。政治上从左派到右派之间的光谱都是不间断的,甚至出现传统的左右派标准难以划分的政治党派,他们代表着数量不等的公民不断的提出利益主张。这还不是最麻烦的,最麻烦的是提出者都为这些利益主张准备了合法化(Legitimatize)理由,而这种合法化理由是现代社会的一些核心价值观念(自由、开放、宽容、独立等)所不得不接纳的。在社会生活中,个性、情调、风格成为了个人做出惊世骇俗的行为的理由,而这些个性、情调、风格又是为传统的主流社会长期以来鼓励的。每个人都是完全独立的,但同时是完全孤立的,他/她断绝了与共同生活的联系,孤零零的站立在空荡荡的世界中。即使在个人内心也同样存在着价值观冲突的困惑,人们总是被价值观的选择所折磨。人们往往发现在选择一种价值观的同时发现相对的价值观也是可以被接受的;往往发现一种理由既能说服自己又不能说服自己,既是合理的又是不合理的。有时简直是“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亦一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亦一一是非”的多元悖论。
在这个世界上,传统不存在了,共识不存在了,底线不存在了,基础不存在了,即使存在也只是在一个有限的社群中存在,一个团体中存在,一小撮人中存在,总之一句话:公共性不存在了。 人与人之间即使有理解,也没有认同;即使有尊重,也没有赞同。诚如帕斯卡尔所言:“我们想抓住某一点把自己固定下来,可是它却荡漾着离开了我们;……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为我们停留,……我们燃烧着想要寻找一块坚固的地基与一个持久的最后据点的愿望,以期在这上面建立一座能上升到无穷的高塔,但是我们整个的基础破裂了,大地裂为深渊”。通天塔倒了,地基都毁了,每个人的言语都已被变乱。个人的言语既已变乱,我们只能凭着上帝的话语(道)行事,至少我们信仰上帝只有一个,它的话语就也只有一个,但可怕的是现代社会中,“上帝已经被谋杀”,上帝不再向自负的人类现身言道,这样道也就成私家物品,道术已为天下裂矣!上帝死了,但上帝的位子还在,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那个位子上坐坐,摆出什么样的怪样子都行,而且愿意坐多久就可以做多久。没有人赶你,也没有人有“权利”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