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测谎技术介入刑事诉讼
那那
【全文】
浅谈心理测试介入刑事诉讼
心理测试技术,通常被人们普遍的认为是“测谎技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说既与当初发明使用这种技术的目的有关,也与人们在认识上的误区有联系。鉴于心理测试技术在我国现阶段被普遍的应用于犯罪侦查阶段,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心理测试技术产生的历史、它的科学依据、以及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测谎”技术的产生。
19世纪,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西方的一些科学家开始探索人在说谎时伴生的生理现象,并试图通过记录人体生理变化的情况识别谎言。最先在司法实践中利用科学证据识别谎言的是19世纪意大利著名的犯罪学家龙布罗梭。他根据被测试人的脉搏变化来识别谎言 。20世纪,美国学者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雨果·忙斯特伯格潜心研究在法庭上的宣誓对证人说谎的心理影响,还进行了所谓“联想试验”研究。在审查犯罪嫌疑人时,让助手向犯罪嫌疑人宣读一写文字资料,其中大部分与案件无关,只有少数与案件有关,然后让犯罪嫌疑人说出其听到那些关键词时的最初反应和联想,如惊慌、犹豫等,判断其是否说谎,他的研究成为后人研究测谎技术中的问题编排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对心理的测试最早是源于对“谎言”的识别。
20世纪,美国加利福尼亚洲伯克利市警察局长奥古斯特·沃尔默对测谎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在他的领导下,约翰·拉森和利奥纳多·基勒等人经过数年努力,终于研制出以太可以同时记录被测人回答问题时的脉搏、血压、呼吸等生理变化情况的测试仪。这是现代心理测试仪的雏形[1]。20世纪中期,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除美国外,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将之应用于刑事、司法活动,有些国家还应用于海关缉私、缉毒、招募雇员等广泛领域。测试仪也从单刀测试发展到多道测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测试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特别是在“硬件”方面。60年代,美国的多参数型测试仪已经可以相当精确的记录被测人在呼吸、脉搏、血压和皮肤电阻等方面的生理反应和变化。70年代,美国发明了操作简便的声析型测谎仪,通过记录被测人由声带肌肉微颤所生成的次声波,从而查明被测人的陈述是否真实。90年代,日本、美国科学家相继研究出脑电波测谎仪,通过记录被测人的脑电波来识别言语的真实性。目前,一些科学家还在研究通过记录人的瞳孔反应来识别的方法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