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常识的故事

常识的故事


于欣华


【全文】
            常识的故事
  于欣华*
  常识是每一个嘴边并不陌生的语汇。当你对自由落体一无所知时,人们会说你没有常识;当你不知北美独立的血雨腥风时,人们会说你没有常识;当你对民主、自由无知无觉时,人们还会说你没有常识。在大众话语中,常识已经是类同于永恒真理的知识,是一个词语的大范围。如同真理一般,我们无法摘拣完所有的常识。所谓常识者,“大率皆由古今中外无量数伟人哲士几经研究、几经阅历、几经失败,乃始发明此至简易之确实之原理原则。”(梁启超《饮冰室合集》23卷)跃升于自身的动态过程之外,常识由于其普适性使自身具有了外在的精神,使它成为社会变革的旗帜与呼唤。关于常识的故事不是对常识的具体解读,而是审视在社会变革中的常识及其作用。
  1776年1月10日是历史长河中无数次轮转岁月中平凡的日子,早已默默地不知觉间从人们的历史手册中被划去。但对于每一个高擎独立自主旗帜与信守自由宪政精神的人们,这样平凡的日子是无论如何不能被轻易消磨的。就是在这一天,潘恩在罗什等人鼓动下匿名发表了他抵北美大陆投身革命的第一篇政论——《常识》。
  潘恩在小册子中审言这样的常识:社会是人们原初的组织形态。在大橡树下,人人自然都有权利占据一个席位,后来由于人们众多和相距遥远,就选出代表行使权力。代表们出乎民众,几个月后在入乎其中。这样他们对公众的忠实就有了保障,如此才产生政府的力量和被统治者的幸福。因此人们的幸福是建立在天然的独立与自主的基础上,“北美人们不需要为自己强任一个国王,那么就让英国属于欧洲,北美属于它本身。”独立才是唯一的出路。
  与英国的分立并不是简单的肢体脱离,而要在根本上有别于君主政体,主倡共和。潘恩在《常识》中写道:“让我们为宪章加冕,从而使世人知道我们是否赞成君主政体,知道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因为,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的国家中法律便应该成为国王。”(《潘恩选集》商务印书馆 1981年 35—36)
  而就在《常识》发表前,距“莱克星顿的枪声”半年有余,“在华盛顿坐首席的军官餐厅里,每天晚上都要为英王的健康干杯。”(朱学勤 《风声·雨声·读书声 》 三联书店 1994年 137页)北美的独立革命仅仅有一些热血肝胆的志士是难以成就的,就是志士自身也不免彷徨无助。潘恩深切地明白这一点,所以他要以常识著述,要告诉每一个北美人他们所克守的应是什么,要传播给北美每一块土地的人们以常识。没有常识国无以立,革命不能速行。
  《常识》一出,不过三个月。发行12万册,总销量达50万册,当时200万北美居民中几乎每一个成年男子都读过或者听过别人谈这本小册子。常识所宣扬的独立、共和理念深入到北美基层社会的人们心中,上层的领导人物也不再是孤独彷徨的斗士,而是真正作为北美人民的领袖,躬行独立建国。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