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9日,罗斯福第十四次“炉边谈话”。是在刚刚对日本宣战之后,“珍珠港事件”的惨状仍历历在目。作为总统,他明白——“在强盗行径畅行的世界里,就谈不上什么家国——或者任何个人——的安全。” “本政府将信赖美国人民的耐力,并把事实向公众宣布。”美国人从没有在本土上制造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但是,美国政治家的聪明之处在于:以公开国情资讯的方式赢得民众与政府达到共识以至同甘苦共患难,这样的政府轻易不会为人民制造战争。
1942年2月23日,罗斯福第十五次“炉边谈话”。今天是华盛顿诞辰纪念日,他认为“美国人民想要了解,也会被告诉,战争进行的总的趋向。”因此,今晚的谈话主题是战事进展,他以这样一种平静的对话方式来纪念美国独立战争的卓越领导人。他也重述了“开国之父”们的建国、治国理念——“没有自由和自由的制度,任何人的生命或财产都是没有保障的。”“在民主制度之下,政府和人民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庄严的互相讲真话的契约的。”在重温这些伟大的信仰之后,他发誓——“不论何时何地能够接触到敌人,我们都必须不断予以打击。”我记得,著名传记作家桑德堡在《林肯传》里,高度地评价了葛提斯堡演说:“林肯谈的是值得为之献身的一种理想,一种宗旨,一种观念。……。他说民主值得人们用战斗去争取,自由值得人们用生命去换取。”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的精英与大众之间自由与民主的理念是一脉相承而且源远流长的,这才是一个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最根本力量。
1942年4月28日,罗斯福第十六次“炉边谈话”。主题仍然是与战事有关的,因为战争不仅无法让男人和女人走开,而且它也无法让语言走开。罗斯福的话语结构里肯定显露着坚定和铿锵之势,但是未必含藏着命令与威胁。他“将竭尽…所有的行政权力去贯彻已经制订的政策”,“为了文明必须付出艰苦工作、悲伤和流血的代价”。战争让人悲惨也让理想变得崇高——“如果在这场伟大的斗争结束时我们挽救了自己的自由生活方式,我们就将算不上做了什么‘牺牲’。”这是一种可以信赖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1942年9月7日,罗斯福第十七次“炉边谈话”。也许是外在的压力,也许是成熟的法治环境使然,极其能干的总统始终不敢忘却自己的法律地位。他说:“美国人民可以肯定的是,我在行使我的权力时将会怀着对于
宪法和对于我的国家的充分责任感。美国人民还可以肯定,如果我们自己的安全要求在世界任何地方打败敌人,我将毫不迟疑地运用被赋予我的一切权力去打败敌人。”在三权分立与制约的宪政体制下,罗斯福深知自己的角色——“我还是决定在这一关系重大的事情上要同国会磋商。”
1942年10月12日,罗斯福第十八次“炉边谈话”。主题是“大后方的情况”。“国家应该感激自己受惠于选征兵役委员会”,“我们联合起来所争取的和平,务期保证我们的孩子一辈能够成长,并且在上帝的指引下终其天年而不受侵略、破坏、奴役和死于非命的不断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