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我们如何解读以上种种形容词,以及如何看待波斯纳成长过程和专业养成背景对他发生怎样的影响,波斯纳从芝加哥法律经济分析学派的鲜明旗帜下一路走来,每一个脚步都在在令人觉得是那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典范。在繁重的司法和教学研究工作下,长期维持每一两年便出版一本引人入胜的著作的记录不说,除了以经济分析角度阐释法律制度本质与运作现象的Economic Analysis of Law这本不断增补与再版的经典著作之外,涉足领域则广及反托拉斯法、哲学、法理学、司法体系研究、法律与文学、性与性别、医疗公共老年经济学、基因科技等研究主题。而每一个波斯纳所接触挖掘的主题,无论是出于纯粹学术喜好或审判经验的灵感,总是成为同侪可以进一步深耕的领域,「法律与文学」初版在一九八八年问世之后,「法律与文学」的讨论在美国蔚为显学之一,甚至不乏专门期刊出现(例如Yale Journal of Law and Humanities),同时影响了波斯纳决定在一九九八年针对此书进行修正,重新出版,不过是典型实例之一罢了。波斯纳从浓厚的法律经济分析色彩,到最近几年自我标榜乃是出于其法官经验的波斯纳式实用主义(pragmatism)取向的研究著述走向,的确是美国当代法学界最具有原创性且多产的法学教授,甚至也是当代美国社会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公共知识分子(public intellectuals)之一,波斯纳的主张或论点往往不仅仅是在于为法律经济分析多开了一扇窗,更在于其所讨论的,往往是社会上人人均会关心讨论的议题,几乎已经不待多论。波斯纳一生专业生涯至今所累积出版的数十本书和几百篇论文,以及一千多篇不乏精彩而影响深远处的司法判决,虽然由于有些内容重复之处,因而曾经被称为法学界最擅长「循环回收」(recycling)者之一,然而,其著述品质和数量之高,几乎已经超越用「多产」和「影响力深远」之类看来普通平淡的用语来形容的程度了。无论读者具有法学背景与否,波斯纳法官似乎是永远可以期待的对象,也是惊奇之源。
最后,熟悉美国联邦第七巡回上诉法院法官风格和运作生态的人,几乎都知道波斯纳法官的特色,便是不耐一般法律推论的僵硬,经常将问审焦点放在其特别感兴趣的部份,具有极强的主导倾向,此种倾向是否值得赞许,见仁见智,或许这也正是波斯纳之所以为今日的波斯纳的主因之一。读者或许会疑惑何以即使在学术讨论上厮杀甚烈,在公共论述上毫不留情,但波斯纳法官似乎仍然是同侪乐于与之为伍的对象?这或许是波斯纳个人处世的低调风格有以致之,或许,波斯纳本于知识分子的严肃思考和真诚反省而发、不带任何算计的议论,有以致之;然而,更重要的是,对芝大法学院的法律经济分析要角和发展脉络略知一二的人也都应该知晓的是,众人视为最高荣耀的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席位,几乎是波斯纳从未想望的事,而芝大法学院内的同侪,应该也从未认真期待过这件事和几乎针对每个当代重要议题发言的波斯纳发生真正的关连;如果读者真要追问个中答案,或许,我只能说,过度简单的划分法,总是会让真正执着于知识和辩论的人感到厌倦失望,而不幸的是,这样的划分法不免会出现在必须历经民主政治程序运作考验的大法官提名过程中,固然是原因之一;芝大法学院当然和其它法学院一样,教给学生许多扮演法律人角色谋生获利的法律技能,可是,真正让人心领神会的是,以波斯纳为核心的这群芝加哥学派传奇人物,乃是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告诉学生,做为一个法律人,尤其是个法学研究者,规矩方正的拘谨态度不见得是值得赞扬的美德。至于波斯纳法官面对这个世界时严守的美德,便是智识上的透明、诚实与反省;人生至此,或许对荣耀便会有不同的定义和解读方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