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是齐教授完成了对英国伦敦大学和德国Freiburg大学访问之后的最新力作,他的这一经历使得本书的学术触角极为敏锐又及时地探及到了发达国家先行的又较成功的制度范例,同时其融进了的中国本土实践的探究,是本书在学术上与全球化司法改革浪潮相融入的东方对西方的一次积极回应。这一中西交融的学术风格恰恰是主编一直追寻的利用“他者(the other’s)”眼光(第1页)的最好体现。我们惊喜地发现,本书明显地在注重对全球司法改革浪潮全景式把握之时,有意识尝试于一书之中涵盖两大法系主要的改革理念与成功范例,匠心独具地在文章的布局中穿插了“评价与启示”等形态的两大法系本地化思考,试图实现一次中国法律文化与西方法治文化的简略对话,这是近年来描述介绍西方法治书籍所少见的,暗合了作者作为本土学者对自己所要求的“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the native’s point of view)”(第1页)并实现了自我呼应。这就使我们得以领略因此带来的震撼力极强又有适用价值的制度,不妨体味其中一二:1.作者针对目前国内一片“当事人”主义审判模式的声音,极为冷静地解析了“当事人”模式鼻祖英国民事司法制度对由此产生的诉讼拖延、耗费弊病的针砭的过程,在细分了1998年英国诉讼规则的改进之后,将特定的案件管理制,法院证据控制权等一批优秀的制度予以引进,未雨绸缪地把学者的独特视角,前瞻于我国现实制度的发展,有效地纠正了简单移植的国内司法实践的浮躁与急功近利的短视做法。而对比于作者在书中新引进的ADR这一新的纠纷解决方案的作法,其以审慎的法社会学态度仔细考察了该制度的观念基础与实践基础,并举了英美两国的最成熟的实践来作为标本,完成对ADR制度评析,这种学术风格是很值得“西进”的国内司法改革效法的,也显示了本书厚重的学术品质。2.作者在整合了与我国颇为接近的大陆法系代表法国的改革经验,着重于“执行难”这一司法重症,开出了“执行法官制”、“检察官收集债务人情报制”两剂“西药”,并就其独到的二元法律援助与法律保护保险制度予以着墨,这是对中国诉讼成本高昂趋向的一种防范未然的学术警觉体现。在完成了上述的域外资源的采撷之时,作者还敏感地察觉到本土的司法文化牵制力量与司法现实的适应性阻力对于这些资源吸收消化的影响,因此机械地搬用与囫囵似地移植是不足取的,所以,作者在每完成一国的制度介绍后,均附注了精悍、契领的结语,力图为域外资源的本土化精炼提纯和他国法律话语的本国化翻译提供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