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有理想法治和现实法治、历史法治和现代法治,理想的法治是努力的目标和方向,现实的法治则要因时因地量力而行,历史的法治需要总结扬弃,现代法治则需要有选择地借鉴学习。但是,在我国法治的推进过程中,出现了法治理想化倾向,忽视实行法治需要的精神条件物质条件的成熟度,轻视传统法治内在的与国情民情吻合的机理,有的甚至盲目向西方现代法治看齐,于是,从法治观念到法制建设都跳空推进,将理想法治作为现实模式构建,引出实践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其一,受法治万能观念的影响,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受到削弱。中国社会在很长时间里曾经没有或少有治安警察,宗法、保甲和基层党政组织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当这些制度连同纲常伦理尊卑观念礼仪道德被废除或严重削弱时,当各级政府领导和民间领袖人物的人格威信及其作用不被承认时,虽然建立了法律制度、虽然有了大量的警察、联防及保安人员,治安状况却不容乐观。其二,社会物质和精神资源条件不能支撑现行法治。不论在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还是在行政管理领域,普遍存在运动式游击式的执法方式,“严打”和各种专项治理阵发性地开展,与法治所要求的稳定推行相去甚远。这里,既说明推行法治的客观条件不够充分,也说明对法治认识的缺陷。其三,立法冒进导致法律和法治的严肃性受损。类似“宴席税征收条例”不能执行无疾而终的法律规范不止一二,被打折执行的法律法规也不在少数。以超期羁押问题为例,几乎所有诉讼机关和羁押场所都有此情况,如果严格依照法律规定释放人犯并取缔相关变通措施,许多刑事诉讼将无法进行社会治安将面临更大压力。在当前,要实现治国目标,有法可依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其他,更何况有的领域不能用法律治理,有的法律尚不具备实施条件,要解决的是如何实现德治与法治的结合,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扎实推进法治,法治在许多方面需要强化,但在有的方面也许需要一定程度的软着陆。
四、行为规则及其系统
行为规则是任何社会组织存在与发展的必备条件,家庭组织、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宗教组织、文化组织直至国家、国家与国家的联合,概莫如是。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多层面的立体结构体系,与此相适应,规范人类行为的社会规则也形成了多层面的结构体系,不同层面的规则有不同的功用、不同的效力,有不同的产生途径、适用对象和适用方式,不可偏废、也不能无序组合随意制定和适用。要使这些行为规则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有效规范人类行为,应当对各种规则的性质、特征和作用进行正确判断,在制定和适用过程中完善规则间的相互衔接,将全部规则纳入系统工程全面实施。
关于行为规则的产生,可以推测,最先出现的是自然规则或称技术规则,是人与自然的冲突中自然对人类行为进行选择的结果,社会规则是在意识形成、社会冲突出现之后应运而生。社会生活的复杂化进程使行为规则日益复杂和不断增加,由于任何规则的缺失或紊乱都可能导致社会生活失调,怎样制定、确认和实施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行为规则就成了治国安邦的核心问题。对繁多的行为规则,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类:道德规则、法律规则和组织规则;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三种:精神规则、强制规则和志愿规则。道德由是非、善恶、美丑、正邪、公私等观念构成,是人类对社会利益的公共认同,是支撑全部社会规则的思想基石,能够适用各种社会行为。因此,道德规则是一切社会规则的概括性总和,道德规则具体化并由国家认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部分成为法律规则,社会组织用以规范其成员组织行为的部分则是组织规则。行为规则中纯粹以精神干预方式实施的是精神规则,有褫夺权利手段保障实施的是强制规则,以当事人自愿进入管辖范围为生效前提的是志愿规则。
行为规则形成和实施中有些重要问题需要探讨:
1.关于道德规则在行为规则体系中的地位作用问题。道德规则是人类千百年来共生存共发展过程中,积若干代人经验而成的意识形态结晶,经过反复的实践检验,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高的社会认可度,应当成为制定和执行其他行为规则的精神依据,当其他行为规则与道德规则冲突时,应当对其他行为规则存在的理由、价值和作用进行检讨,消除冲突或采取补救措施。例如剥夺私有财产建立公有制禁止私有制的法令,源自政治经济学观点,相悖于道德规则关于公正、谅解、和平等原则,在其形成过程中就遭遇到强烈的社会抵抗,实施后未能达到预期的社会效果,因而被历史否定使社会付出代价。但是,道德规则并非一成不变,当社会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时,往往伴随着道德规则的分裂或嬗变,分裂嬗变的背景又往往是社会冲突的白热化,此时,应当冷静对待分裂的两端和嬗变的前后,一般不宜立即给予法律评价、法律支持和法律转化,不宜以国家干预的方式铸造道德标准。当然,这并不妨碍对道德规则的整理和编纂,不妨碍国家对道德规则的宣传贯彻。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