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统治论

统治论


刘竹冬


【全文】
        统  治  论
       刘竹冬
      一、关于世界观的一点修正
  哲学思想在认识和实践中进步,从老庄思想到唯物辩证法,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一直在延续,至今没有终结也不应当终结。百余年来中国社会在世界文明交融和冲突的过程中,经历了强烈的动荡和变革,社会实践的曲折坎坷反映了复杂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矛盾,更有意义的是折射出哲学思想一些方面存在的迷失和残缺。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创造了实践的奇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其理论特别是阶级论和专政论逐渐表现出历史局限,要对今后的实践提供与时俱进的理论指导,应当对旧的哲学思想进行清理和反思,应当以理论创新升华对世界的认识。
  将世界作物质和精神的划分,并引入哲学成为哲学研究的基本概念,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看世界,是许多哲学流派特别是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唯物辩证法近乎完美地解释了物质、精神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是,在其体系中遗漏了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即没有回答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精神还是物质。由于人类的出现和存在,我们才得以见识现实的世界,人既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又是社会实践的对象,人类活动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哲学必须回答人为何物其本质是精神还是物质。以此为基础才能进一步探究关于人的一切社会现象,才能正确认识社会运动以及人类行为的性质、特征和意义,才能在社会实践尤其是治国治人的社会实践中把握正确的方向和方法。没有对人的哲学认识,不能不说是哲学的残缺,以人为主体和对象的社会实践,在不回答、不知道人为何物的条件下,不可避免会出现盲动和失误。在过去近一个世纪的中国哲学思潮中,在对社会的认识方面,将经济结构视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在政治集团与经济地位(阶级)这两个没有逻辑种属关系的概念之间划上等号,试图以简单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取代复杂的精神与物质、意识与存在错综交织的社会运动方式,其实践在总体上局限于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方面的调整,很难指引社会摆脱精神进化过程中长期面临的精神裂变堕落困境。
  社会结构的基本分子是个体的人,即常言的你、我、他。所谓本质,是在事物的逻辑分析过程中,必须时刻保留的质的规定性,一旦失去,该事物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对“我”而言,肢体甚至大脑都是物质载体,都是“我”存在的条件而不是“我”,在理论上这些物质存在都可以从“我”剥离,在哲学上“我”则必须从这些物质存在中剥离,剥离之后,完全赤裸的“我”应当是一个精神存在,这个精神存在就是“我”的本质。“你”和“他”同样如此,“我们”、“你们”、“他们”则是若干精神个体的聚合。精神由意识、欲望、情感和知识组成,人格是它的品质形象。在精神的组成部分中,意识是其核心成分,主要包含对客观事物的是非观念和对自身行为的价值取向,犹如计算机的CPU,由欲望、情感和知识提供的信息经过意识的判断和选择,外化为作为或不作为的人类行为,通过物质媒介与他人发生生理的、伦理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等关系,在相互碰撞、交融、对抗、支配或征服中使社会不停地运动发展,这就是哲学上应当看到的人类社会,这就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世界的本质所在。本质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载体和媒介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就个体的人而言,精神存在的基本形成被称为成人,精神存在的变化意味着人的变化,精神存在的消失则是人的死亡,精神失常被公认为没有行为能力。在社会关系形成、变化和消灭的过程中,就人类社会而言,政治实体与经济实体、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科学技术与生产力都是人类精神的外在形式。在人类精神与这些外在形式之间,如果一定要作哲学上第一性与第二性、谁决定谁的探讨,我们发现,即便相对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生产力,人类精神也更为活跃,一般认为没有生产力的提高就没有生产关系的进步,然而,如果没有人类精神中物欲的存在和扩展,没有人类精神中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生产力的提高和发展就会因为失去原动力而成为不可能,在这里,精神存在更具决定意义。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