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我们走的艰难
游刃
【全文】
北京5.27,我去听罗大佑的演出,刚进了出租车,就知道今天情况不妙,又遇到一位健谈的主。车程不算短,本来是想在车里静静的想点事情——天气越往东走越是阴沉沉的,很适合随着车辙移步换位做沉静的冥想。但终于被司机套出来我的籍贯,随后知道了我关于家乡生活情况的一点感想,然后他说:“怎么能这么萧条呢?你说这国家交给咱们俩干都比他们强。”我笑,被他搞的实在不耐烦,便讥刺一句:“你怎么就这么有信心呢?”
“那我好歹不至于让人家把飞机撞下来还放人吧?”
我知道,谈话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因为话题已经瞬间由内政跳跃到外交上,如果接着顺着他的思路扯下去,不知道他会不会跟我讨论如何避免小行星撞地球。
但现在系统思考这次撞机事件的影响时,这些本来已经沉落于记忆底层的小经历却最先浮现出来,尽管缺乏大样本的代表性,它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可以算做某种田野调查性质的经验,随机抽样的结果,当然会不完全的显示民众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学生在这次事件中的表现非常克制甚而默然。与大使馆被炸事件不同,这次的情况就显得有点“说不清道不明”。几乎可以肯定在冲突之前美国的飞机是在国际法意义上的领空之外飞行,否则理论上讲中国完全可以把它打下来,采取的措施也不仅仅是跟踪监视这么简单;至于飞机相撞之后失控状态下的迫降是不是侵犯领土主权,问出来其实也相当荒唐——如果舰只失控漂入领海是不是一定要将其击沉呢?但人死是大,我们的“理直气壮”基本上是从这来的。
事态随后的发展属于国家层面上的外交活动,人家都是专家,我不想妄评。但两国民众之间的恶感似乎确实是在与日俱增。其实政府之间的交恶问题并不严重,因为一旦涉及政治,那么一切就都是变动不居的。今天可能互相吹捧,明天就可能破口大骂;今天战略伙伴称兄道弟,明天就可以互指独夫剑拔弩张。在中美两国的交往中,经济上的合作利用之外两国政府其实从来没有在意识形态上放弃“妖魔化”对方的努力,现在看来,双方政府都在不同程度上因为这种政策导向而使自己减少了外交方略上的转圜余地。
中国哭着喊着非要个说法这种只要“面子”不要“里子”的做法,不能排除好歹给国民一个交代树立强势政府形象这样的潜台词;而就“apologize”与“sorry”大打口水战,声称美国并没有给中国想要的东西,也同样说明美国政府感受到了来自本国公民的强大压力。有趣的是两个国家的老百姓似乎都不满意,尽管它们的表现形式以及背后可能代表的东西并不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