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体验式学术论文创作断想

  “只有体验历史,才能学习历史;只有学习历史,才能充实灵魂和创造历史;真诚的人才能成为人文学科的学习者”②。从尼采思想深处寻觅到的这种境界恰为我上述的认识提供了绝佳的注脚。“真正的人文学者是真正的人:你生活充实,你体验着世上最大的痛苦与最大的幸福,你穿梭于极端偏执的各种体验中,你也必将更加深切地体验生命的流动不息与新陈代谢,你是一个真生命者。——真真正正地学习的各种‘史’,就是要真切体验前人对世界深沉的爱,在艺术创作的瞬间、在重大的考验之前那果敢的、把握无历史瞬间的创造精神。”③尼采是一个真正的人,纯粹的人,善良的人。他的思想深深撼动着一切拥有着自己灵魂、有着体验精神的人。也只有有着最真善的体验精神,我们才能去认识自己,认识别人,进而为整个人类社会承担起不可推辞的责任,用心血培育出灿烂的生命之花,献给整个人类社会。
  文化的发展过程也已经表明:文化史上的断层现象是随处可见的,这种断层性在很大的一方面也正是社会发展突进式的显示④。而这种突进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和社会发展的渐进性和积累性是相矛盾的。尽管两者之间有着辩证的统一。但确实,渐进性和积累性越明显越漫长,作为其表现载体的文明类型也会惰性越强,发展愈缓。而这种断层文化的发动者实际上恰好是有着无历史精神而以自己纯真纯善的思想意志进行探索的思想者。“无历史的精神是真正的创造力,是一切‘历史性’的根源……无历史是历史的根源”。⑤
  三、体验式的创作态度是艺术活动一般规律的要求
  任何一种作品均是艺术,当然其前提是产生这件作品的创造活动是源于一种本体化的有着纯真纯善内容表达的追求过程。那么,从作者思想深处显之于外的文字就是一件艺术作品。它虽然不是诗歌,但应当看作同样具有诗歌一样的美学底蕴。因此,通常觉得严肃、刻板的学术论文也应当有着诗意化的形式与内涵。这一点应当是作者与欣赏者在进入作品之前所持有的第一位的心理准备。
  如果我们的作者、我们的学问家、我们的法学家均能有这样的认识,那么笔者所提倡的体验式的心理态度也就已经具备了。这样的一种写作过程与普遍意义上讲的艺术创作过程是一样的。在创作之前,一个学者要能够剥离掉种种俗事杂务的侵扰,从而将光脱脱的自我独立出来,使其安静下来,以心为动力向身外的世界进行探求。也就是说,创作之前开始的活动是作者与作者的对话,是作者对自己的修饰或者创造。然后作者要深入世界之中,寻找事物、表现事物。如黑格尔所言,“把他的整个灵魂而且是伟大的灵魂摆进去,这种灵魂对于事物的本质能体验入微,而且能尽量用丰富又和谐的语言自由地光彩焕发地把事物深微处表现出来。” ⑥然后,当客观世界向作者打开,其内在的规律性就象标有明确路标一样的引导作者前进。“创作者对现实关系的把握,不是有意识的把握,而是自动本能地把握。……当形成的形象与作家的偏见或神圣的信条发生冲突时,他们就毫不犹豫地把这些偏见和信条抛掉,而去描写他真的看到的东西”。⑦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们可以想象到,创作者已经能够完全陶醉于其中,甚至于会不由自主。而且,也正是这样的活动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引导作者去充分的展现外在现实的客观性。最后,我们需要想象到的是:如果一个同样具有体验心的读者来阅读作者的作品,那么读者与原作者将会有着多么深的沟通。甚至于,他会看到或体会到比原作者更深更广的内容。正如十九世纪英国伟大的画家透纳所讲的,罗斯金比他本人更懂他的画。同样的现象在其他艺术形式包括文学艺术的欣赏过程中同样存在。⑧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