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法学的解读——我眼中的《窦娥冤》
孔志国
【全文】
可爱的窦娥
在我的眼里,窦娥是一个富有现代精神值得尊敬的女性。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我看到了她的“节”“孝”掩饰下那颗属于自己的灵魂。
表面上看,窦娥确实像是“带有浓厚的封建节孝道德观念的元代年青妇女的典型”。她看重自己的名节,有张驴儿父子的软硬兼施下,在蔡婆婆苦口婆心的劝解中,一颗坚贞的心始终不为所动。她显得有些“愚孝”,婆婆的一时受蒙昧和短暂的见异思迁使她受尽凌辱,然而,当必须在婆婆身受酷刑或者自己蒙冤而死之间做出选择时,她竟然选择了后者;及至后来,案件真相大白,她得以平凡昭雪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央告父亲,“爹爹,俺婆婆年纪高大,无人侍养,你可收恤家中,替你孩子尽养生送死之礼,我便九泉之下可也瞑目。”
但是,这是真的事实吗?首先让人怀疑的是窦娥的孝。她的孝是三纲五常中那个“君叫臣死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盲从的“孝”么?至少我自己认为不是如此。如果是这样,她就不会极力反对婆婆招张驴儿父子入赘,“[后庭花]遇时辰我替你忧,拜家堂我替你愁;梳着个霜雪白鬏髫,怎将这云霞般锦帕兜?怪不得女大不中留。你如今六旬左右,可不到中年万事休!旧恩爱一笔勾,新夫妻情意投,枉教人笑破口。”更不敢对婆婆进行道德性谴责,“婆婆也,你岂不知道俺公公撞府冲州,阁痤的铜斗儿家缘百事有。想着俺公公置就;怎忍教张驴儿情受?”这是封建社会晚辈尤其是儿媳对婆婆说话的口气?说实在的,即使现在,长辈对晚辈,或者同辈之间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也够严厉的了!我们平心静气地考虑一下,可能会发觉窦娥的孝是一个善良的有孝心的人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孝道”。我不否认,子女和亲生父母天然有一种亲密、熟稔的关系,可是,这种关系并非是不可替代和不能被超越的,否则,就不会有“小公鸡,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最亲是爹娘,最近是对象”的民谚了。窦娥和婆婆的关系,也许就是超越于女儿与父母关系之上的一种关系,至少,窦娥对婆婆更热悉,对婆婆的印象来得更直接,从剧本中我们知道,窦娥三岁时母亲去世,七岁时与父永别离,即使母亲对她百般呵护、父亲对她多多慈爱,几岁的孩
子能记得多少,能感受几分?况且,满脑子封建意识、道德文章的窦天章也未必会对女儿“多多
慈爱”——由第四折他与女儿的冤魂相会先问女儿名节后论父女之情的景状,我甚至怀疑有窦天章是不是会有一般人对自己的儿女所有的感情;而窦娥却与蔡婆婆朝夕相处了十三年,并且是在从刚刚懂事到长大成人的这个阶段。十三年里,蔡婆婆对待窦娥应该是不错的——从蔡婆婆让窦俄呆在家里而自己独自出门向窦卢医讨帐,从蔡婆婆怀疑窦娥药死了张驴儿的父亲而劝其顺从张驴儿以免刑戮,从蔡婆婆在窦娥临刑前千方百计都要见她一面的事实中,我们都不难觉察出蔡婆婆对窦娥的依依真情。蔡婆婆这样忠厚、老实其实还些许带有一点点懦弱性格的人是不会伪装的。同时蔡婆婆与窦娥的婆媳间的感情,还能从窦娥对蔡婆婆的态度那里得到反证。根据蔡婆婆与窦娥多年相依为命、窦娥与丈夫实际上的夫妻关系不长的事实,与其说蔡婆婆与窦娥是婆媳关系,倒不如说是母女关系。对于一个对自己有多年抚养之恩,十几年共同生活经历又真诚相待的老人,难道不应该去敬孝?所以,我不认为窦娥是“愚孝”,恰恰相反,是让人钦佩的“舍生取义”的孝。自然,就窦娥而言,当时不含冤招供也不是不孝,可是让婆婆遭刑受惊甚而失去生命在其时其地并不必然意味着会有一个合理、公平的结果,这种可能性其实是很小的。因此,窦娥出于不让婆婆受刑宪之苦的大义凛然的“孝”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理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