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谎员进行测前谈话,必须掌握主动,这一点对于让被测人接受测试以及随后的测后审讯都是十分重要的。针对被告人的恐慌、畏罪,希望早日摆脱羁押的心理。测谎员应强调被测人没有摆脱嫌疑充分证据,许多调查的结果都是对其不利的,建议被测人说实话来早日摆脱被怀疑的尴尬境地。为了显示测谎员的可信度,应重复声明你愿意帮助他——帮助他弄清真相,这样做容易被测人接受,并且还要表明,你对他犯罪与否并不在意,尽量消除其抵触心理。这样做,会使测谎员在被测人的心目中形成一种敬畏的形象,认为这个工作人员是值得信赖的,这个工作人员是不容易对付的,是测谎员在这场艰巨复杂的心理战上先赢得优势。
(三)分析把握好准绳问题,消除被测人戒备心理
正式测试前,测谎员都要花很大的力气去找准绳问题。准绳问题一般都希望被测人答“不”,并且是谎答,在这一问题上,在测前谈话时如果被测人答“不”,到正式测试时,就可以不再作为准绳问题使用。测谎员在测前谈话时应把事先准备好的准绳问题提出来与被测人讨论,观察被测人的反应程度和态度,测谎员应尽力捕捉被测人想回避和经长时间考虑才回答“不”的问题,以便在测试时作为准绳问题来使用。测谎员在确定了准绳问题之后,还应考虑被测人对准绳问题的理解程度,不理解的应进一步说明。测谎员应强调之所以要问被测人准绳问题,是想了解一下他的道德操守和为人,考虑一下他是否有说谎的习惯和倾向,是否为一贯诚实的人,这样做,可以促使被测人对准绳问题的足够关注,观察到他的态度,为准绳问题测试(CQT)的主题问题与准绳问题的对比分析和测谎员对被测人的综合判断打下基础。。
四、针对犯罪嫌疑人测谎时的心理状态,正确“设计布景”
犯罪心理学指出,犯罪嫌疑人深知讯问结果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命运,因而会产生试探、防卫、侥幸、拒供、畏惧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办案人员为实现讯问目的,就必须针对嫌疑人的个性特点采用相应的心理策略。例如,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支援科特工在协助警方进行讯问时,除注意通过言语渠道运用语言技巧控制对方的认知和意向外,还注重非言语渠道的作用,通过“设计布景”,营造特殊的讯问心理氛围。
讯问过程实际上是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在进行心理较量。讯问成功的基础如一位美国学者所说,在于“掌握真实的情况和诉诸案犯的理智和常识”。由于“人人都有弱点,我们每个人都可能被制伏”。所以侦查人员在讯问中要破除对方的拒供心理,使其恢复理智,交代实情,就必须设法找出其弱点或使其暴露弱点。所谓“设计布景”就是“使被我称为‘如坐针毡的因素’起作用”,营造击其弱点、迫其就范的心理气氛。比如选择专用房间作为专案组办公室和会议室,使嫌疑人感到警方对此案很慎重;室内墙上挂有多幅放大的警方调查照片和资料图片以及表明嫌疑人一旦被定罪将面临的刑罚的图表,在桌子上摆上几台放像机并播放被监视嫌疑人作案过程的录像带,显示侦查工作规模大而正规;把本案或别的案件卷宗堆放在一起显示已获得大量证据和案件资料;作案现场发现的作案工具或关键罪证放在嫌疑人能看到的地方等等。这些嫌疑人“如坐针毡的因素”愈强烈,嫌疑人的心理压力就愈大。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